如何迅速消滅蝗災,增強免疫防護盾

如何迅速消滅蝗災,增強免疫防護盾
近日,一則關于內蒙古蝗災兩千多萬畝草場遭災的新聞報道引起不少人關注。據悉,今年夏季以來,內蒙古一些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利于蝗蟲繁殖,目前全自治區共有2000多萬畝草場發生不同程度的蝗蟲災害。監測顯示,截至7月15日,內蒙古共有1228萬畝草場的蝗蟲災害較重。
平均每平米**多有40頭蝗蟲,極大地影響了當地農牧民的生產規律,再不迅速治理,后果不堪設想。內蒙古是內陸面積**大的陸地生態系統之一,構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的主體。為此,當我們看到此條信息之后,廠領導相當重視,針對如何迅速消滅蝗災病蟲害這一問題展開討論,經過科研技術攻關團隊的交流,撰寫此文,為當地農民提供一些蝗災治理的建議辦法。
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嚴重的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因此治理蝗蟲必須先找其根源,推出系統周密的預防措施,
**,可從蝗蟲的生態環境入手。已知蝗蟲在產卵時會把卵產在含水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地方,于是可以水邊大量種植草木,使蝗蟲沒有地方產卵,從而達到滅蝗的目的。
第二,利用生物滅蝗法。即驅使雞、鴨等家禽。蝗蟲的天敵基本上可分為捕食性和寄生性兩大類。捕食性的如粉紅椋鳥,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它的育雛期,每巢多為3-4中雛鳥,一只雛鳥平均每天可吃137只西伯利亞蝗,而一只成鳥一天可吃167只西伯利亞蝗。此外,寄生性的昆蟲有斑芫菁、蜂虻、尼黑卵蜂的幼蟲可寄生在蝗蟲的卵囊中,在天山山系曾發現麻蠅寄生在一些蝗蟲的幼蟲或成蟲的體內。但是,在用天敵滅蝗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治理了蝗災,卻帶來另一種災害。
第三, 翻土除卵,根絕害蟲。針對蝗蟲的繁殖條件,對可耕地主要產卵地區進行農耕,從根部消除蝗蟲的繁殖。
以上主要是針對蝗蟲卵的治理,對于已成形的蝗蟲災害,還需藥物消除。那么問題來了,大面積的蝗災,僅靠人工背負式噴霧器打藥是遠遠不夠的,著藥不均勻的同時,效率又低下,只能用于局部小面積地域的打藥。不少農牧民為此很苦惱,其實,很多農民朋友不知道,為加快農牧業機械化的步伐,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方針,我們積極創新,悉心鉆研,自主研發出一系列高效打藥設備,成果豐碩,為農林牧業發展添上了重重的一筆。
利用濰坊沃林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風送式遠程噴霧機進行治理,能夠迅速有效殺死病蟲害。噴霧機平均每小時作業面積達200畝/小時,霧滴均勻,作業水平射程40米以上。一人可獨立完成大面積作業,減少人工的同時,又達到了治理的效果。不僅如此,我們到當地考察,發現在蝗蟲的交配季節,可以集中大量誘殺聚集的蝗蟲,降低其交配機率,間接控制繁殖。比如雌蟲在交配時多以聲音或散發氣味來吸引雄蟲,那么,我們可以模仿這種聲音或氣味來吸引雄蟲,再用風送式遠程噴霧機將其自投羅網的雌雄蟲殺死。
蟲滿為患,此刻一定要引起重視,從實際出發,做到多方位治理。盡快消除蝗災,加大免疫防護措施,還大地一份綠色的生機,減少病蟲害給人們帶來的損失。